注射抽血是医疗行为中常见的检查,即使医护职员技术再好,民众仍可能抗拒,特别是幼童。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小儿科部主任张玺表示,秋冬季节病毒、细菌活跃,幼儿感染后若抵抗力差,被评估可能要住院、打抗生素治疗。为提升抽血检验效率,北医附医自日本引进微量抽血技术,快速找出病因、可减少使用抗生素的机率。
张玺说,感染可依据致病原分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两者在症状、传染途径及治疗方式有所不同。把两者区分出来很重要,由于病毒感染无法用抗生素治疗,而细菌感染则根据细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在临床上,常由于没有即时找出感染原因而过度使用抗生素,恐致细菌增加抗药性机会。
发热儿童有感染发炎的可能,临床上常需要进一步抽血检查,北医附医从日本引进微量抽血技术,于指尖或手背採取约0.1毫升的血液,透过专业仪器检验白血球种类比例、数目及发炎指数,5分钟就可以得知结果,相较于一般抽血检验的90分钟,可快速协助医师诊中断与开药判定。
张玺以日本为例,由于严格实赠医疗分级制度,民众须持转诊单至大医院就诊,基层诊所为了判定病人是否已达到转诊标準,会以门诊微量抽血提供医师基础的血液检查。藉由微量抽血技术以及检测数据,就可以参考是不是需要用到抗生素,也解决孩子血管很细很难找的痛点。
除了微量抽血技术找出致病原,张玺说,秋冬季节应加强流感预防,最佳策略是接种疫苗,公费流感疫苗已开始接种,打气踊跃。今年台湾首次引进鼻喷式流感疫苗,适用2岁到未满18岁儿童与青少年,免挨针、轻鬆无痛接种,可以减低孩子对注射恐惧。
「鼻喷式流感疫苗的特徵,是减毒性的活病毒,使用已弱化的病毒,比较不会引起肺炎或重症。」张玺夸大,无论是鼻喷疫苗还是传统注射疫苗,病毒株别都一样、效果也相同。而秋季儿童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肠病毒、腺病毒来势汹汹,更要加强个人卫生防护。若要施打与其他活性减毒疫苗,最短需间隔2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