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间,Zoom 一度成为全球家喻户晓的平台,使用量暴增,市值在 2020 年 10 月突破 1600 亿美元,超越当时的埃克森美孚与 IBM。然而,如今股价已跌往八成,回到疫情前水準。对此,Zoom 创办人兼执行长袁征(Eric Yuan)近日接受「纽约时报」採访直言:「我不再回头看,我们需要重新定位自己,向前迈进。」
袁征对「纽约时报」指出,疫情催生很多「不可持续的使用情境」,导致公司在 18 个月内暴增聘用 6000 名员工,企业文化一度遭到破坏。但他夸大,Zoom 在关键时刻并没有让世界失看,「能在极短时间内扩张,对任何公司都是严重考验。」
随着学生重返教室、员工回到办公室,Zoom 的品牌仍广为人知,但「Zoom」甚至成了 Teams、Google Meet等视讯会议软体 的代名词。他坦承,要让市场接受 Zoom 不只是视讯一元一分正规麻将群会议工具,「非常困难」。
如今,Zoom 自我定位为「AI 优先公司」。袁征举例,会议 AI 助理能自动做笔记、搜寻文件,甚至服从指令「帮我静音」或「分享萤幕」。未来更可能以数位分身(digital avatar)替换本人参加会议,并自动产出摘要与行动清单。
他自己也在财报电话会上,用 AI 天生的虚拟化身朗读稿件。「老实说,唸稿很无聊,交给 AI 就好。」他说,AI 技术虽会取代部分初阶工程师,但也将创造新角色,例如治理 AI 天生程式码与数位代理人。
袁征相信,AI 能大幅改善生活品质,并终极缩短工时:「假如 AI 能让生活更好,为什幺还要一周工作五天?我以为公司将普遍支持三或四天工作周,这将开释人们更多时间。」
袁征以为,成功的会议必须「高度互动、有清楚议程,并答应真诚交流」。相反,缺乏投进就是坏会议。他也建议,会议不宜过长,「我们每周一的高层会议长达三小时,再长就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