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观察者网引述新华社消息称,因规模和开支飙升,美国国务院日前正进行裁员和重组。 7月25日,知情官员透露,美国国务院负责对华战略的「中国事务协调办公室」(也称为「中国屋」或「中国组」)将由新一任负责人约书亚.杨(Joshua Young)接手,且直接向美国务院「三号人物」、副国务卿艾莉森.胡克(Allison Hooker)汇报工作。
按国务院网站,约书亚.杨是现任美国国务院负责国际安全政策的副助理国务卿,也是高级行政服务团的成员。杨先生负责监视国际安全与不扩散局针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和两用技术的反扩散工作。
据悉,杨是自2022年「中国屋」成立以来的第四名「协调人」。此前,过往的「协调人」均向负责美国务院「东亚暨太平洋事务局」(EAP)的亚太助卿报告。而在部分重组后,「中国屋」仍将设在EAP下,但杨可「直接向七楼报告」。七楼即国务卿鲁比欧、主管政务的副国务卿胡克等美国务院高层的办公室所在地。
分析以为,这项重组很可能是为了加快白宫命令的执行,由于鲁比欧目前还兼任总统川普的国家安全顾问,而今年「中国屋」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川普可能的访华行程做準备。
报导称,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印太计画」负责人葛来仪(Bonnie Glaser)预计,鲁比欧将以国安顾问身分主导这次访问的筹备工作。此外,主导贸易谈判的财政部长贝森特和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也预计在筹备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卢特尼克已经在联繫各至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了解他们是否有爱好随总同一同访华。
葛来仪补充,川普喜欢「微观治理」,将很多题目的「终极决定权」都握在自己手里,经常会「脱稿发挥」。不过,「中国屋」仍要确保他「有稿可脱」。
所谓「中国屋」设立于拜登政府时期,拜登政府当时宣称,该办公室旨在确保美国政府能够「负责任地治理与中国之间的竞争」。
报导称,在进进国务院之前,杨曾任「2049计画研究所」的执行长。这家美国智库及其联合创始人薛瑞福(Randy Schriver),经常在军事、两岸关係等领域发表对华强硬言论,产出危言耸听的研究报告,炒作所谓「中国军事威胁论」,还曾因此被国台办点名。而杨当时负责的,则是主导制定应对中国所谓「全球经济胁迫行为」的「可行方案」。
在川普第一任期内,杨也曾在五角大厦工作,时任国防部印太安全事务部助理部长的薛瑞福就是他的上级。杨的任命也被以为将减轻凯文.金(Kevin Kim)的负担,后者目前是负责中国、日本、韩国、蒙古和台海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先前也曾是「中国屋」负责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务院本月的大规模重组行动中,聚焦「印太地区」安全的「多边事务办公室」等数十个部分被封闭,很多「中国题目专家」随之遭解僱,并对川普政府的做法表示「担忧」。